大夫

大夫
一、 官名。 先秦诸侯国的官员有卿、 大夫、 士三级, 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。 秦、 汉有御史大夫、 谏大夫、 中大夫(光禄大夫)等官名。 御史大夫为宰相之副, 余多仅备顾问应对, 品秩高低不一。 以后诸大夫常为老病者的闲职, 无员额、 职事。 隋炀帝以御史大夫、 谒者大夫、 司隶大夫为御史、 谒者、 司隶三台的主管。 唐、 宋惟存御史大夫、 谏议大夫。 唐高宗时一度改各部郎中、 各寺少卿为大夫。 明、 清职事官不用大夫为官名。 二、 爵位、 官阶称号。 秦、 汉二十等爵, 第五等为大夫, 第六等为官大夫, 第七等为公大夫, 第九等为五大夫。 隋、 唐后高级阶官称号多用大夫。 唐文散官凡二十九阶, 从第三的从二品光禄大夫到第十三的从五品下朝散大夫, 都称大夫。 宋文武官阶都有大夫, 文阶与唐近似, 但名目较多, 次序亦异武阶太尉以下, 有通侍大夫到武翼大夫共二十一阶。 金代文阶称大夫者, 从正二品至从六品为止。 明文散阶一至五品均为大夫, 清略同, 惟阶数较少。 明武阶一品亦称大夫。 三、 宋徽宗政和年间为医官别置大夫以下阶官, 有和安大夫、 保和大夫等。 金在医官之外, 司天翰林官、 教坊、 内侍也有大夫以下阶官。 今北方仍沿称医生为大夫。
* * *
一、 官名。 先秦諸侯國的官員有卿、 大夫、 士三級, 後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。 秦、 漢有御史大夫、 諫大夫、 中大夫(光祿大夫)等官名。 御史大夫為宰相之副, 餘多僅備顧問應對, 品秩高低不一。 以後諸大夫常為老病者的閒職, 無員額、 職事。 隋煬帝以御史大夫、 謁者大夫、 司隸大夫為禦史、 謁者、 司隸三台的主管。 唐、 宋惟存御史大夫、 諫議大夫。 唐高宗時一度改各部郎中、 各寺少卿為大夫。 明、 清職事官不用大夫為官名。 二、 爵位、 官階稱號。 秦、 漢二十等爵, 第五等為大夫, 第六等為官大夫, 第七等為公大夫, 第九等為五大夫。 隋、 唐後高級階官稱號多用大夫。 唐文散官凡二十九階, 從第三的從二品光祿大夫到第十三的從五品下朝散大夫, 都稱大夫。 宋文武官階都有大夫, 文階與唐近似, 但名目較多, 次序亦異武階太尉以下, 有通侍大夫到武翼大夫共二十一階。 金代文階稱大夫者, 從正二品至從六品為止。 明文散階一至五品均為大夫, 清略同, 惟階數較少。 明武階一品亦稱大夫。 三、 宋徽宗政和年間為醫官別置大夫以下階官, 有和安大夫、 保和大夫等。 金在醫官之外, 司天翰林官、 教坊、 內侍也有大夫以下階官。 今北方仍沿稱醫生為大夫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курсовую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